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960年2月2日)又称黄袍加身,是赵匡胤发动的一场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于公元960年发生于陈桥。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柴宗训继位。此时赵匡为宋州节度使,兼任殿前都点检手握军政大权。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春正月初一(1月31日),边境急报,北汉联合辽朝入侵。周恭帝诏令赵匡胤领兵抵抗。2月2日,赵匡胤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当晚将士们发动兵变,将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接着赵匡胤率军返回京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基称帝,改元建隆,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市(今河南开封)。
陈桥兵变是一场少有的兵不血刃的兵变事件,整个兵变过程水到渠成,没有遭遇强力抵抗,也没有生灵涂炭。正是因为这种和平的权力过渡,开启了唐宋之际天下由乱而治,由分而合的根本转机,对两宋社会产生了积极的规范和影响。客观来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中国历史明史专家黄仁宇认为,陈桥兵变没有遭到抵抗,没有经过流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主要的朝代奇迹。
事件背景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卧病去世,柴宗训柴宗训继位。此时的周恭帝年仅七岁,由宣慈皇后临朝听政,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仍然担任为检校太尉、殿前都检点,并晋升为开国侯。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春正月初一,镇州(今正定县)、定州市(今河北定县)飞报,辽朝(即辽国)联合北汉入侵,后周边境危急,周恭帝诏令赵匡胤领兵北伐。当时赵匡胤从殿前都虞侯迁都点检,掌握军政大权已有六年,士兵都服从他,且他跟随周世宗征战履立大功,在世人心中有威望。周恭帝继位后,主少国疑,朝中内外开始有推举拥戴赵匡胤称帝的言论。
事件经过
同年正月初二(2月1日),殿前司副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太原市慕容延钊作为前锋率军先行出发。时下有传言,等到大军出动之日,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将会成为新天子,士兵百姓为此感到惊恐,都在争着逃匿,唯独皇宫内庭全然不知。
正月初三(2月2日),赵匡胤率兵从京城(今开封市)出发,当天夜里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住宿。天还没亮,他的军队里有一位知晓天文的人苗训,带着门吏楚昭辅去观看太阳下面多了一个太阳,有黑光来回晃动许久。夜半时分,军中将士都聚集在陈桥驿门前,当众宣布要策立点检(即赵匡胤)为天子,有人劝阻他们,众将士没有听从。快要天亮了,他们来到赵匡胤住所外面,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后改名赵光义)进入房间向其汇报外面发生的事,于是赵匡胤起身。
将士们都披甲拿着武器列在庭院中,宣布军队没有主人,他们愿意拥立赵匡胤做皇帝。说完没等赵匡胤回答,就有人拿着黄袍加在他身上,众人当即围着他行礼,高呼呐喊皇帝,然后扶着赵匡胤上马。赵匡胤上马后反应过来,拉着马疆询问诸将,自己有号令,他们是否听从。将士们都说唯命是从。赵匡胤便提出三点要求:不得侵扰宣慈皇后和柴宗训;不得凌辱大臣;不得冒犯宦官百姓之家。如果听从命令就有重赏,违抗命令就斩杀。众位将士再次向他行礼,表示服从,然后整肃队伍返回京城。当时后周副都指挥使韩通想要反抗赵匡胤,在自己家中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赵匡胤进入京城登上明德门,下令将士们返回军营,自己退回到官署。此时宰相范质正在楼中吃饭,没过多久,诸多将领簇拥着范质等人过来见赵匡胤,赵匡胤呜咽流泪,表明自己违背天地,所以今天到了这个地步。范质等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列校罗彦环就手按长剑疾言厉色,声称他们没有主人,现在一定要有个皇帝。范质等人相顾无言,无计可施,便退到台阶之下列队向赵匡胤行礼。之后赵匡胤召集文武百官,直到天色黄昏,官员才排列好位置。
事件结果
翰林承旨陶谷掏出柴宗训的禅位诏书,宣徽使引导赵匡胤抵达殿前庭,向北面下拜接受诏书,然后扶着赵匡胤登上崇元殿,穿戴上皇帝的服制,继位为皇。赵匡胤改朝换代之后,将周恭帝与符太后迁到西宫,改任周恭帝位郑王,尊符太后为周太后。至此,陈桥兵变兵不血刃的结束,结束了后周的统治,赵匡胤于公元960年2月4日,改元建隆,定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市(今河南开封),大赦天下。
原因分析
陈桥兵变之所以水到渠成,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第一、五代十国时期,门阀政治被瓦解,皇位的传承有了较大的宽泛性和灵活性,不再局限于家世、血缘。而改朝换代时,臣子不再忠于一家一姓,成为了某种社会共识,所以陈桥兵变的发生会得到更多宽容与理解,这是一个大的背景原因。
第二、赵匡胤的势力已经发展成熟。他跟随柴荣征战,深受器重,获得了对后周禁军的选拔权,赵匡胤担任殿前都指挥使,成为禁军高级将领之一,对基层军官有一定的决定权,积攒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军心。
第三、五代十国时期,兵变时有发生,当时的人们已经司空见惯,这就减小了陈桥兵变的外部阻力。
第四、赵匡胤实行兵不血刃的方式发动兵变,没有发动战争,不危害百姓,厚待前朝诸臣与周恭帝、符太后,这为其赢得了人心。
重要争议
关于陈桥兵变的主谋,后世一直有所争议。据《宋史》记载,赵匡胤事前对陈桥兵变毫不知情,一切都是他手下组织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记载,陈桥兵变是朝中内外推戴赵匡胤的人策划的,他本人也是茫然不知。而后世学者李之亮分析,根据南宋史学家王明清的《挥后录》引《五季泛闻录》所记载,赵匡胤受命北伐,却预先把家属藏身寺庙,所以他认为陈桥兵变是早有预谋,而赵匡胤就是主谋。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郭浩帆亦持此观点,他通过对史料记载分析,发现赵匡胤兵变回京,不再过问“契丹犯边”,边关也无战事发生。所以他认为最初传来的边关警报就是一场欺骗,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编造,而编造这就是最终获胜者赵匡胤。此外,兵变最积极的就是赵匡胤的亲信;他一露面就有准备好的黄袍加身;赵匡胤第一反应是将士们是否听从自己的命令;出兵前事先安置好家人。这种种行为分析,郭浩帆认为陈桥兵变是一场有预谋有计划的事变。
影响
政治影响
陈桥兵变“兵不血刃,市不易肆”,政治上,赵匡胤和平取代后周,客观来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7岁的柴宗训当政,“主少国疑”,中原有可能再度陷入混乱之中,而陈桥兵变后,赵匡胤代后周,确保了柴荣的各项改革措施与统一事业得以继续进行。开启了唐宋之际天下由乱而治,由分而合的根本转机,对两宋社会产生了积极的规范和影响。此外,为防止陈桥兵变事件的再次发生,宋朝统治者实行以仁义治国,崇文抑武,逐渐成为两宋王朝的基本国策。
军事影响
因为赵匡胤本身就是靠陈桥兵变才即位成天子,为了消除兵变的隐患,建立宋朝后,他首先废除了殿前都点检一职位,将禁军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甚至吸取陈桥兵变的教训,策划安排了“杯酒释兵权”的事宜,将武将手里的兵权收回,还秘密的派人去军中观察,这导致兵权分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北宋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时弊。
社会影响
陈桥兵变既没有劫掠百姓,也没有发生流血冲突,改变了当时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兵变所造成的兵祸连结,君臣相杀,人民倍受苦难的种种恶习,保证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
文化影响
陈桥兵变后宋朝建立,儒学复兴,理学盛行,涌现出了一批如周敦颐、张载、邵雍、朱熹这样的思想家,当时的程朱理学在整个思想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两宋时期的文史学术研究也成果斐然,如《资治通鉴》《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等宋书都是那时所写就的文学著作。陈桥兵变后,宋朝平稳发展,进入了封建时代文化思想的总结时期。
评价
北宋文学家苏轼认为,赵匡胤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就在于陈桥兵变中“不嗜杀人”。
北宋哲学家邵雍认为,陈桥兵变当日没有祸害百姓,没有杀害一个无罪之人,这在唐朝以后是前所未有的事。
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兵不血刃,宋朝开国才能营造出一个宽仁宁谧的立国氛围。
中国历史明史专家黄仁宇认为,陈桥兵变没有遭到抵抗,没有经过流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主要的朝代奇迹。
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郭浩帆认为,陈桥兵变进行得如此顺利,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生灵涂炭,也没有逼宫弑君、屠杀旧臣,一切都安静且井然有序,结局圆满,这实在罕见。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王育济,陈桥兵变最终成功不只是兵权与实力威慑的结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决策者的谋划水平和政治见识。
相关典故
“黄袍加身”这一历史典故,就源自赵匡胤陈桥兵变事件,部将为其披上黄袍,拥立他为天子。后多指代在政变后夺取政权。出自《宋史卷一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遗迹场馆
陈桥驿位于新乡市封丘县东南13公里处的陈桥镇陈桥村。赵匡胤在这里黄袍加身,他被披上黄袍处又称东岳庙,有四块碑石刻。其中一块碑刻“宋太祖黄袍加身处”,高1.7米,宽0.57米,背面刻有古越金梦麟的《题系马槐》诗。陈桥驿遗址历经多次修缮,现存的文物还剩大殿、系马槐、碑刻和东西厢房等。其中系马槐是赵匡胤当年用来栓马的一株古槐,北魏时期种植,高有丈余,树围5.4米,已于1983年秋枯死。大殿整体建筑红墙绿瓦,殿内供奉着一尊赵匡胤的塑像,门外悬挂着“陈桥驿”匾额,内部有陈展14幅《陈桥兵变》故事图。1986年11月,陈桥驿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的保护范围为22192平方米,仅是围墙内面积就有15184平方米。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封丘故事(古代篇)--陈桥驿.封丘县人民政府.2023-07-20
大宋王朝赵匡胤.豆瓣电影.2023-07-20
李后主与赵匡胤.豆瓣电影.2023-07-20
大宋传奇之赵匡胤.豆瓣电影.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