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
忍冬(学名:忍冬属 japonica Thunb.),又名、鸳鸯藤、金银花等,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植物。忍冬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在中国多个省均有分布。忍冬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耐寒、耐热、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等特性,在高山、丘陵、平原等生境均可正常生长。
忍冬为半常绿藤本植物。幼枝洁红褐色,密被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密被短柔毛。花梗单生于叶腋;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无毛;花冠白色,后变黄色,唇形,外被糙毛和长腺毛;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忍冬是一种兼具食药、观赏及经济用途于一身的植物,享有“国宝一枝花”的美誉。忍冬的花、茎枝以及果实均可作为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药解热等多种药理学活性。忍冬可作观赏,其绿叶成簇,花型优美独特,花香宜人,是叶、花及花香俱美的藤本植物。忍冬还可作为原料,用于多种药用制剂、饮料、食品、日用化工产品中。但忍冬入侵能力强,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逸生为难除的禾本科杂草。
历史
历史记载
唐朝以前,中医古籍中以“忍冬”为Lonicera japonica的中药材名。忍冬之名首次记载于南北朝《名医别录》。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今处处皆有,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北宋《苏沈良方》和明代《救荒本草》中采用“金银花”记载该植物。
明代以前,《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及《苏沈良方》仅对忍冬进行了简要描述,并记载了原植物特征。明代《本草纲目》中对忍冬作了详细记载:“忍冬处处有之。附树延蔓,茎微紫色,对节生叶……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白色,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气甚芬芳。”清代吴其濬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收录了比例准确、形态精确的忍冬水墨画。
入药部位考证
中国宋代之前,多以忍冬藤、忍冬叶入药,到明代,开始以忍冬藤、忍冬叶及忍冬花同等入药,明代之后逐渐少以忍冬藤及忍冬叶入药,开始强调用忍冬花。现代研究表明,忍冬花、忍冬藤、忍冬叶的化学成分不同,功效也不同。
传播历史
忍冬在1806年被引入美国,1860年被广泛种植,且已在多个地区形成压迫性生长,但其早期并未被记录在册,直到1882年才在野外被发现,关于其传播的第一个记录是在1904年,之后蔓延到美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从北部的伊利诺伊州及密歇根州的到南部的佛罗里达州),且在多个州被列为杂草。忍冬在1820-1840年间被引入澳大利亚,1840-1980年间是苗圃目录中最常列出的植物之一,1919年在野外首次被采集。1872年忍冬首次出售于新西兰,1926年在野外首次被采集,1980年后,忍冬已在新西兰北部大部分地区成为归化物种。在西印度群岛,忍冬于1881年和1886年分别在马提尼克岛和波多黎各首次被记录。1951年,忍冬在夏威夷首次被归化采集。1976年,忍冬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林地首次被发现,到2007年,已在15个地方发现忍冬的自然生长。
形态特征
茎
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
叶
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刻,长3-5 (-9.5) 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
花
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 (2-) 3-4.5 (-6) 厘米,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果实与种子
果实圆形,直径6-7毫米,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
物种分布
忍冬原产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在中国除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无自然生长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均有分布,其中西南部、中南部地区较多。忍冬生长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丘陵、山谷、路旁及村庄篱边,海拔最高达1500米。在北美洲被视为难以清除的杂草。
生长习性
适应性
忍冬生活力强,适应范围广,喜温暖、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具有耐寒、耐热、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等特性,在高山、丘陵、平原等均可正常生长。根系发达,对土壤要求不高,在湿润、肥沃、深厚、土质疏松、排水性好、偏碱性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于背光、荫蔽处易生长不良;土壤过肥或过施氮肥导致枝叶繁茂而开花少。
通常每年开2次花:第一次开于5-6月,花量多;第二次开于8-9月,花量较少。果实成熟期在10-11月。
花色变化与花香释放规律
忍冬花的颜色由色素种类及其含量的时空组合决定,忍冬花香的组分和释放与传粉昆虫的偏好与活动时间有关。忍冬初蕾呈绿色,随着花蕾膨大,花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迅速下降,导致花蕾绿色退掉而变成白色;忍冬花开放后,花中叶绿素a、b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渐升高,花也由白色变为黄色。
忍冬花开花期为2-3天,期间可细分为4个阶段:第1天夜间(N1)开放时呈白色,第2天白天(D1)为浅黄色,第2天夜间(N2)为黄色,第3天白天(D2)为金黄色。花香释放量在夜间显著高于白天,第2天晚上(N2)总香味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阶段;花香组分在开花的4个阶段也有所不同,花香的主要化合物芳樟醇、大根叶香烯D及2-甲基-2-丁烯酸均在第2天晚上达到峰值。这与有效传粉昆虫的活动时间一致。然而,4个阶段花香释放规律与花色变化规律并不匹配,这表明忍冬的花色(视觉)和气味(嗅觉)可能在吸引或过滤各种访花者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繁殖
种子繁殖
忍冬种子主要通过鸟类进行传播。忍冬成熟的果实可以被鸟类和羊、牛及鹿等动物取食,部分种子经过肠道,随粪便排出后仍具有繁殖能力,在接触土壤并打破休眠状态后即可发芽。忍冬花在黄昏开放并由各种昆虫授粉,如鹰蛾、蜡蛾、糖浆蝇和蜜蜂等。
营养繁殖
忍冬的营养繁殖能力强,茎枝碎片可以通过人类、洪水或动物扩散,在接触土壤后可重新发芽并形成新的植株。通过茎枝繁殖的忍冬植株可在2年后开花。
栽培技术
人工繁殖
扦插育苗
插可在早春新芽萌发前、秋季9-10月进行,春季扦插成活率更高。苗床宜选阳光与水源充足的地方,选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质土壤。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开花多的一两年生枝条为插条。当年秋季10-11月或翌年早春即可定植。
播种繁殖
于10-11月采摘饱满、色泽好的成熟果实,去净果皮、果肉,晾干后即为种子。种子需随采随播,过干的种子发芽率较低。采种当年秋季10-11月或于次年春季2-3月为播种期。播种前可用温水浸种催芽,播种时可采用条播或撒播。开沟播种,播种前可施用人畜粪水,播后薄覆一层细土后盖草保湿。播种后10天左右发芽出苗,除去盖草,当年秋冬或次年早即可定植。
移栽定植
定植在秋季和早春新芽萌发前进行均可。定植地可选用退耕还林的山坡地或坡度较大的土地。栽种时无需全面翻耕土地,挖穴栽种,每个穴可施土杂肥后,每穴栽1-2株苗,用细土压实,再浇透定根水。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忍冬移栽定植后三年内,每年进行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在春季新叶始发时进行,第二次在夏季7-8月进行,第三次在秋冬季交际时进行。栽植第三年后,在早春和秋冬交际时各进行1次即可。中耕时,接近植株的地方不宜深耕,避免伤根。
水肥管理
移栽定植后需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花期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涝,否则会造成植株大量落花、烂花,需根据气候条件做好种植地的浇灌和排涝工作。追肥在中耕除草后进行。春、夏两季可施用氮素化肥、人畜粪水和油籽饼,秋、冬两季可施用堆肥、过磷酸钙。于植株旁开沟施肥,施肥后覆盖一层土。
修剪整形
适当修枝可以控制枝条过长,避免枝叶生长过密,增加通风透光,促使新枝萌发,提高产量的同时还便于管理。修剪可在早春新枝萌发前或冬季进行,要根据种植的品种及其生长情况进行修剪,剪除过长枝、过密枝、枯枝、细枝、弱枝与病虫枝。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忍冬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白粉病、枯萎病等。叶斑病和枯萎病主要危害叶片,白粉病可危害叶片、茎和花。建立无病苗圃,及时清除园中的病枝病叶,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耐病性可控制病害的发生;严重时可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虫害
忍冬的主要虫害有蚜虫、叶峰、忍冬细蛾、棉铃虫和铜绿异丽金龟等。蚜虫可引起叶片和花蕾卷缩,影响枝条生长;叶峰和忍冬细蛾主要以取食叶片为害,棉铃虫主要危害花蕾,铜绿丽金龟可危害根、叶和花。虫害会导致湘蕾金银花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减产减收,发生时可使用相应的药剂进行防治。
主要用途
医药用途
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金银花)、干燥的茎枝(忍冬藤)以及干燥的果实(华南忍冬)可作为中药材。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功效,可用于肿疔疮、喉痹、热毒血痢及温病发热等多种感染性疾病。忍冬藤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及关节红肿热痛等。金银花子味苦、涩,微甘,性凉;具有清肠化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肠风腹泻、赤痢等。。
园艺观赏
忍冬绿叶成簇,藤蔓缭绕,花型优美独特,芳香宜人,是叶、花与花香俱美的攀援观赏植物。可种植于公园、庭院、花廊、门架、篱垣、阳台、假山、叠石处为绿化,或丛植在坡坎、池岸、林间树下作为地被点缀;也可作成垂吊式盆栽,老桩还可用于制作观赏盆景。
经济用途
忍冬可制作成茶、食品、药用制剂、日用化工产品等。忍冬花(金银花)可制成花茶,也可制成金银花酒、糖果、粥、饮料等食用产品;以忍冬为原料开发出的药用制剂近有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及银黄口服液等;开发出的日用化工产品有牙膏、香皂、防晒膏、痱子粉、面膜、香水及驱蚊物等。忍冬的枝叶营养丰富,牲畜适口性好,可作为饲料或加工成兽药。
生态用途
忍冬可种植于道路旁、沙丘等用于护坡,防止沙土流失;在野外也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庇护所。
危害
主要危害
入侵能力及排挤性强
忍冬适应性强,生长繁殖能力强,在与本土植物争夺生存空间、阳光及营养的能力更强,且在入侵地区缺乏生物天敌,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强大的生态竞争者。忍冬入侵田间、林缘、空地、人类活动扰乱过的森林、漫滩;蔓延成林后,忍冬的藤蔓缠绕邻近植物,完全覆盖小树和灌木,茂密的忍冬仅靠藤蔓的重量即可压倒小树和灌木,缠绕也可勒死小树和灌木。
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忍冬入侵森林后会破坏原有生态的结构,下层灌草和演替树种被压制,使林下植物多样性减少,形成单一结构的、空缺的林下空间,更利于自身的生长;同时为其它的入侵植物,如洋常春藤(Hedera helix)、野葛(Pueraria montana)提供了滋生的便利,给本土植物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濒危物种消失。
防治措施
人工和机械防治
对小面积的受害地区,可通过人工连藤带根拔除整株忍冬。范围大时,可以采用机械割除,一年割两次可减缓营养繁殖传播速度。也可以圆盘犁耕作进行控制,但该方法会摧毁本土地被植物,还可能促进金银花的种子发芽。
物理、化学防治
火烧可以有效去除地上部分植物体,减少新的生长,但不能杀死湘蕾金银花的根。还可以在其它本土植物休眠期可施用草甘膦、甲嘧磺隆等除草剂进行防除。
综合防治
火烧与除草剂合用的防除效果较好,在秋季或冬季大多数本土植物休眠时进行火烧;接着在新萌条长出一个月后施用除草剂,可控制忍冬的扩散。
物种对比
红白忍冬(忍冬属 japonica var.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 )为忍冬的变种,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在形态上与忍冬相似,三者可通过以下几点区分:
相关研究
生理学研究
忍冬种子需要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打破休眠状态,种子在5-8°C温度下处理60天后,发芽率可达到63%;春季气温超过10°C即可发芽;种子发芽温度范围广,日温差为18-25°C时发芽率最高。忍冬种子胚乳含量少;子叶为椭圆形,叶状,绿色;幼苗达到3厘米时长出两片真叶,第一片真叶在子叶长出几天后出现;幼苗叶呈锯齿状。幼苗发芽后五个月内可达30厘米,并且在此期间长出第一个分枝。幼苗在前两年生长缓慢。
药理活性
抗病原微生物
据《中华本草》记载,忍冬能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以及青霉、黄曲霉和黑曲霉等多种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忍冬花水煎剂对流感病毒科、弧儿病毒及疱疹病毒科等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细胞病变等。
抗炎
据《中华本草》记载,在大鼠腹腔注射忍冬提取液可抑制角叉菜胶或蛋清引起的足部肿胀,也可抑制巴豆油肉芽囊肿的炎性渗出和肉芽组织形成。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据《中华本草》记载,忍冬煎剂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小鼠腹腔注射忍冬注射液也能促进炎性细胞的吞噬作用;忍冬水煎剂可以降低豚鼠T细胞α-食用醋酸酯酶的阳性率,表明忍冬对免疫细胞有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据《中华本草》记载,忍冬能减少大鼠肠内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经电休克、转笼等实验证明,大鼠、小鼠等动物口服绿原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忍冬经乙醇提取后,以水煎浸膏对鼠、犬、猴等动物进行实验,发现忍冬具有很好抗早孕作用;此外,忍冬还有一定的毒性,绿原酸有致敏原作用,可以引起变态反应。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03
Lonicera japonica.植物智.2023-06-03
Lonicera japonica.CABI Digital Library.2023-06-03
金银花最早出处及药用部位考证.中国知网.2023-06-03
几种忍冬属植物开花过程中花色和色素的变化.中国知网.2023-06-03
入侵植物金银花在美国的危害与防除.中国知网.2023-06-03
Lonicera japonica var. chinensis.植物智.2023-06-03
华南忍冬 (huá nán rěn dōng).植物智.2023-06-03